第304章 中森明菜_1990:从鲍家街开始
热心小说网 > 1990:从鲍家街开始 > 第304章 中森明菜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04章 中森明菜

  当然,最忙的还是周彦自己,工作基本上没有断过。

  其实周彦还是挺喜欢在剧组里面待着的,那种气氛让他感觉很轻松,当然了,前提是他不是导演。

  他自己导演的几部电影,每天实在是太忙了,休息的时间都没多少,更别说去跟组里面的人去玩了。

  而且他作为导演,也很难跟组里面的人打成一片了。

  组里面很多人,都有些怵他。

  即便是李雪健跟王学圻这样的老演员,在周彦面前,也保持着一种类似于对领导的尊重。

  更不要说那些没名气的年轻演员了,如果周彦在,他们根本就玩不开。

  渐渐的,周彦也越来越理解当年在拍《大红灯笼高高挂》的时候,张一谋平常为什么不经常露面了。

  想到这里,周彦又看了看跟他一起待在等候区的广艺合唱团成员们,就连这些合唱团的成员们,想主动跟他说句话都不好意思。

  也就只有团长方琴会上来跟他聊几句。

  周彦在等候区待了接近两个小时,桑田终于跑过来跟他说,“周老师,准备一下,一会儿该您上台了。”

  “好的。”

  周彦点点头,握了握手里的竹笛,聚精会神地等着前面的召唤。

  两分钟之后,台上的演奏结束,然后主持人上台用霓虹语哇哩哇啦地说了一段,主持人还没说完,台下掌声就响起来了,这次的掌声十分响亮,超过了前面所有的掌声。

  这时桑田开口道,“周老师,您上吧。”

  “好。”

  说罢,周彦握着竹笛就走到了台上。

  当周彦露面,场下的掌声分贝又上了一个台阶。

  后岛隆坐在台下第一排位置上,脸上笑出了七八道褶子,果然还是周彦的人气高啊。

  虽然音乐会前面的表演已经有非常好的气氛,但是现在这么一比较,还是能够看得出来,他们跟周彦的差距明显。

  但这也是正常的,谁叫周彦现在这么火呢?

  后岛隆敢断定,现在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音乐家在霓虹开音乐会能够有周彦的热度高,即便是他们本国的那几个音乐家上场都不行。

  其实本来NHK是想把第一场音乐会放在武道馆的,武道馆能够容纳的观众数量可是NHK音乐厅的四五倍。

  不过最后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

  即便不考虑票能不能好卖,把音乐会放在NHK音乐厅,也能体现他们NHK的存在。

  再说了,音乐厅的声响效果肯定是要比武道馆好的。

  就武道馆那个环境,如果没有扩音,后排能听到的声音非常小。

  后岛隆也在庆幸,今天把周彦给稳住了,要不然,周彦放鸽子,现场的观众估计得把他们电视台骂个底朝天。

  之前买票的时候,他们可是宣传了周彦要来。

  上了舞台之后,周彦没有急着演奏,而是走到话筒前面,先笑着跟现场观众打了声招呼,“大家晚上好。”

  桑田就在周彦的旁边,他说完之后,桑田就把他的话翻译了出去。

  简单的一句打招呼,又引来了观众们的掌声跟喊声,大部分人喊的都是霓虹语,不过也夹杂了一些汉语。

  这些汉语,有部分应该是在霓虹的华人说的,还有一部分是霓虹人说出来的。

  周彦笑了笑,“我也跟一位霓虹的朋友学了句霓虹语,他跟我说,是你好的意思。”

  桑田把这句话翻译出去之后,周彦笑道,“阿姨洗铁路。”

  听到周彦这句霓虹语,现场爆发出响亮的笑声,也有很多人回他一句“阿姨洗铁路”。

  周彦当然知道“阿姨洗铁路”是我爱你的意思,他之所以这么说,就是为了调动一下现场的气氛。

  果然,这招还是很管用的,此类外国人的语言梗永不过时。

  等到大家笑过之后,周彦继续说道,“这并不是我第一次来到霓虹,来到东京,我的第一场‘东方遗音’音乐会就是在东京举办的,或许现场的朋友们,也有人去现场听过。”

  “霓虹的观众们非常可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友好的印象。感谢NHK,提供了这样的机会,让我能够再次来到霓虹。我也要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这不会是我今年最后一次来到霓虹,过段时间我会携钢琴少年乐团一起,再次来到霓虹,举办音乐会,希望到时候在现场还能见到你们。”

  周彦今年要再来霓虹举办音乐会的事情,去年新闻就报道过了,不过此时听到周彦本人亲口说出来,现场观众还是非常激动。

  这两年周彦在欧美发展越来越好,霓虹国内的新闻多有报道,包括之前周彦为《理智与情感》配乐,并且其中一首曲子还被填词拿给玛莉亚凯莉演唱,这事在霓虹这边反响很大,毕竟玛莉亚凯莉在霓虹的人气也非常高。

  霓虹人对这些事情的反应是很复杂的,其实他们很多人对周彦的音乐有一种认同感,特别是面对欧美人的时候,他们会认为周彦的音乐也是属于他们的音乐。

  为什么霓虹人会特别喜欢蕴含中国传统元素的东西,也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的文化传承自中国,属于一脉的。

  在这一点上,他们比隔壁高丽国做的要好点。

  碰到一些传统文化争议,霓虹人会认为,我们的文化确实传承自中国,但现在你们没守好,反倒是我们发扬了,保留了。

  而高丽人则认为,这些东西就是我们自己的,跟你们中国没关系。

  因此,看到周彦的音乐征服欧美市场,霓虹人心里还会有一点骄傲。

  但周彦毕竟不是霓虹人,他们又会觉得受到了点冷落。

  他们认为,他们都这么爱周彦了,但周彦来霓虹的次数却很少,周彦应该多重视重视他们,经常来开一开音乐会。

  现在看到周彦来了,又听到周彦许诺,他们心里也舒服多了。

  场面话说完了之后,周彦也没再多说什么,开始演奏。

  他首先演奏的是一段配乐串烧,包括了周彦为《三国演义》写的《萌芽》、《纵马》、《千古英雄》。

  这几首曲子都不长,《纵马》只有二十多秒,《萌芽》稍长,却也只有三十秒钟,《千古英雄》最长,足有一分钟。

  这三首曲子加起来,也就不到两分钟,不过周彦把三首曲子混在一起重新做了一些编排,总共时长是三分半钟。

  重新编排过的组曲,叙事感增强了很多。

  《纵马》节奏轻快,《萌芽》的情绪则稍缓,到了《千古英雄》,忽然有了一种悲伤的气息。

  仿佛一个将军,打了胜仗之后,正意气风发,但是看着士兵们在收拾战场的时候,见到了很多部下倒在血泊中,悲伤的情绪油然而生。

  看着远处滚滚长江水,将军感慨,不知这仗还要打到什么时候,或许如这江水,永远没有停歇的那天。

  这套组曲,正符合杨慎的那首《滚滚长江东逝水》的情景。

  听着这套组曲,观众们也想起了《三国演义》里面的情节。

  一般人看电视,不会特别注意里面的配乐,不过《三国演义》的配乐确实好,而且又有周彦的参与,所以这部电视剧的配乐从一开始就很受关注。

  很多资深的三国迷,甚至能够清楚地记得每段配乐出现的地方。

  等到组曲演奏结束之后,掌声再次响起,周彦没有继续演奏,而是又对着话筒跟观众们聊起天来。

  “如果有机会,我建议你们去《三国演义》拍摄的地方去看一看,或许你们会有更深的感受。《三国演义》在拍摄的时候,我去过好几次拍摄现场,在那里,我跟吕布喝过酒,也跟曹操划过拳,还和刘关张三兄弟去借过玉米。”

  听到周彦聊起拍摄时候的事情,观众们也都挺感兴趣,谁都有颗八卦的心,他们也很好奇幕后演员们的生活到底怎么样。

  不过大部分人还是不太了解“借玉米”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借一样东西,还要特意说出来?就像周彦之前在将军坨写的那首曲子“借黄瓜”,很多人到现在也都不明白,为什么要叫“借黄瓜”。

  当然,也有些对中国文化了解比较多的人,能够理解一些,隐约猜到“借”其实就是“窃”。

  “接下来,我要演奏的是《穿越时空的思念》,这首曲子并不属于《三国》配乐,而我之所以会要在这里演奏它,是因为某日在拍摄现场的时候,大家把酒言欢,我现场为他们演奏了这首曲子。现在演奏这首曲子,也会让我想起当时的场景。”

  “当然了,今天你们听到的这个版本,跟之前的有些不同。”

  相较于之前的版本,周彦现场吹奏的《穿越时空的思念》要显得更加苍凉、悲伤一点。

  《穿越时空的思念》在霓虹的知名度非常高,完全算得上今晚所有曲目中知名度最高的一首,所以即便它不是三国里面的配乐,观众们也非常愿意听。

  而且今天这个版本中多出来的苍凉、悲伤,也给观众们带来了惊喜。

  很多人之所以喜欢现场听音乐会,不仅仅是因为现场的声响效果更好,也因为能够近距离感受到音乐家们的临场表现。

  周彦之所以会演奏这首曲子,也正如他自己所说,当年他去探班的时候,现场为陆树名他们演奏了这首曲子。

  之前周彦去镇北堡的时候,陆树名就提到过这首曲子,说当时周彦现场演奏这首曲子,给大家的印象很深。

  每每陆树名回想起当时大家把酒言欢的场景,脑海中就会浮现出《穿越时空的思念》,从某种层面上说,这首曲子也算是他们彼此之间的一种羁绊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rx96.com。热心小说网手机版:https://m.rx96.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